招聘 | 想和我一样,做一个会召唤术的魔法师吗?
我还记得两年多前自己在三明治面试的经历。面试前,我翻阅着三明治文学社的微信公众号,看到了许多低年龄小朋友写的作品,其中有一篇虽然文字比较简单,但是读起来很有趣味,能感受到文字背后小朋友的强烈个性。我很触动,就把这篇好玩的作品做成了小豆本。
△面试前做的小豆本
现在回想起来,这个小豆本就像一个很奇妙的缘起,我接下来的两年多时光,就像被施了什么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,借由引导小朋友进行创意写作和创意阅读这根主线,串起了所有我最擅长、最喜欢、最想要做的事儿。
比如,我一直很喜欢用图画和文字合作讲故事,于是开展了绘本创作工坊,和孩子一起从故事点子到小样书,感受那种用笔创造故事世界的快乐;我很喜欢动画电影,便给启蒙阶段的孩子们介绍宫崎骏,我们一起看《龙猫》,学习让自己的文字作品像电影一样具有“画面感”。寒暑假,我还精心挑选了一些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作品,和孩子们边看电影,边学故事创意;我很喜欢散步,喜欢捡叶子做手帐,在“自然写作”工作坊中,我们一期一会,去观察书写身边的自然……
我从小喜欢画画、喜欢做手工,有时候还会遗憾选了文学没有选艺术专业。可是,在神奇的三明治文化中心,有一股自由、包容、鼓励的氛围,从我们的空间布置,到孩子们的作品集《少年书》里的插图,我和有着同样爱好的伙伴一起,做了许多有趣的事。
△菲菲的手工作品
今年,让我觉得浑身充满动力的,是我开始为预备营的低年龄段小朋友开展工作坊活动。当时,得知我想多画画、多做手工,并且非常喜欢小小朋友,大家伙儿一阵鼓励,我便开始了预备营阶段的工作。
许多小伙伴路过我们预备营阶段的教室,都要进来玩一玩。有位同事说:“感觉你是一个会白魔法的小女巫”。
我很喜欢这个评价,在这里的两年多时光,有着温和的阳光、广阔的土地,每位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喜好,长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各式各样的树。
现在,三明治文化中心想在我和同事过去两年多努力的基础上,建设一个面向4-8岁儿童的新的阅读和创作体系。我希望,未来和我们一起为低年龄段孩子打造“游乐园”的人,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魔法师。因此,我整理了四个我仍在探索和修炼的“魔法术”,如果你也感兴趣,不妨加入我们的“魔法师”团队。
“召唤术”
——自己体验过阅读和创作的快乐,引导孩子进入儿童文学世界
跟孩子们呆久了,我现在越来越爱说:“我小时候……”当我的身份变成引导者后,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年孩子时期的那些经历和感受,并尽自己最大能力去理解孩子,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、引导。
回忆起我小时候是如何喜欢写作、并越写越好的经历,我发现,在写作上的“开窍”,并不是遇到一位“严格”“犀利”的老师,找出我作品中的所有问题,并试图消灭它们。我的“启蒙”源于一位中学老师的鼓励,她引导我们在日记中记录生活,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,老师也会在我的日记本里回应我、跟我聊天。当我无意识地写了一篇不错的作品,老师指出我做的好的地方,我便一下子受到鼓舞,打开了写作的大门。
有一次,我和孩子们讨论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角落,在激发素材环节,我分享了自己小学阶段的经历。那时候我最喜欢的角落,就是暑假支起蚊帐的床铺,每天晚饭后洗过澡,我就拿着一瓶茉莉花酸奶,躲进蚊帐里看书。有一个暑假,我很迷《鲁滨逊漂流记》,反复看了好多遍,想着换做我去了荒岛,我要怎样像鲁滨逊一样搭建房子,如何收集食物、如何掩护自己不被野人发现。孩子们听了我的分享,都很激动,这种阅读的快乐体验,是共通的。
我们作为“魔法师”,其实也就是自己体验过文学阅读与创作所带来的那种美妙感觉,便想着“召唤”还在门外、未体验过这种快乐的孩子进门,并和已经进门的孩子再交流、讨论这些美妙时刻。
对于如何行使这种“召唤术”,它绝不是粗暴的指令,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,邀请孩子进入文学的世界。就像和三年级的孩子一起读《绿野仙踪》,我会先在桌子上比划:“大草原上有个小木屋,有一天龙卷风来了,把这个小木屋卷飞了!”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,我顺势问:“换做你们,家里的房子飞了,你在房子里怎么做?——可是这家的孩子不像你们,她居然去床上睡了一觉!更有意思的是,这个房子在一个神奇的世界降落,嘣——一声,故事里的第一个反派,刚出场就被这座房子压死了。”于是,孩子们大笑着,都闹着要借这本书,看看接下来还会发生哪些奇幻的事儿。
“变变变”的魔法
——像魔法师一样制作各种奇妙道具
刚入职的时候,我有很多时间在图书馆度过,那里是观察小朋友天性的绝佳位置。我很快发现,不管男孩女孩,孩子们都非常喜欢随手创造一些小道具,跟老师借一枚便签,就能动手做成小金鱼、变形金钢等。回忆起我小时候,也是对一切新鲜好奇,比如第一次做沙包、第一次用棉线编麻花辫等,这些对小朋友来说,就像“变变变”的魔法一样。
我在一年级的时候,很羡慕学校语文老师拿出可以拖拽、互动的幻灯片。在家的时候,我也会用白纸剪剪贴贴,模仿老师设计这些教学用具。初中的时候,我们讲到一篇叫《柳叶儿》的文章,因为是公开课,语文老师特意去学校湖畔摘了柳叶儿,在课堂上给我们品尝,那时候我就有个心愿,要是老师平时上课的时候也能像公开课这样,组织设计各种丰富形式就好了。
现在,我实现了心愿,把每一次工作坊都当作公开课一样去精心打造、设计,自己就成了不断抓住小朋友注意力的“变变变”魔法师。可以“变” 什么呢?
讲到作家童年经历的时候,我“变”出一个“剪贴簿”,鼓励小朋友拿起剪刀,将收集到的老照片拼拼贴贴,在这样的过程中,了解作家趣事。
△预备营的孩子们一起创作
构建森林场景的时候,我“变”出了苔藓、核桃。小朋友们会先观察,再把这些观察体验到的细节,用到幻想故事的创作中。有的孩子说,苔藓闻起来像好几天没有换水的乌龟缸的气味,我可以把它夹在饭团里做成“苔藓饭团”,会有特别的顾客喜欢这个味儿,就跟有的人喜欢臭豆腐的味儿一样。有孩子摸完苔藓觉得痒痒的,就设计了一件“苔藓毛衣”,穿起来很暖和,但是走路的时候,身体会有“毛辣辣”的感觉。还有小朋友在滑滑梯下面铺设苔藓垫子,这样滑到底的时候屁股就不会痛了。
当小朋友因为这些丰富的道具、形式,变得更加享受工作坊互动、更有创作灵感,这就是“变变变”魔法带来的成就感。
“创意”的魔法
——不断“发现问题-解决问题”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,我开始收到各式各样的“问题咨询”。这些咨询包括但不仅限于“浴室的推拉门坏了修不起来”“这本书掉页了怎么办”“我家猫老是钻床底怎么办”“小朋友一直只读侦探书怎么办”。这时,我就会不着急地先观察,发现真正的问题出在哪,再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案。细心敏锐地发现问题,再动动脑筋去解决问题,这是我非常喜欢做的事。
我刚给预备营的孩子开展工作坊活动时,就观察到孩子们在图书馆的表现。普通的书架陈列方式、图书分类方法,对于小年龄的孩子不是那么友好。那就需要“创意”地解决,比如按照小朋友的思维去给图书分类,为不大识字的孩子设计各式各样的图画“小广告”等。
△菲菲专门给预备营小朋友做的设计
小朋友们做阅读记录,一开始很新鲜,但很容易做着做着就倦怠了。我很同情他们,便想到了用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活动,增加一些动力。
小朋友很容易不知道每次工作坊在干什么,那就把总体工作坊框架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故事,结果呢,小朋友们清晰地知道每次要做什么,未来要做什么。
工作坊的奇妙之处,就是每一个孩子都很不一样,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法预设孩子的问题和反应。并没有什么解决方法是一劳永逸的,可是,当我发现“创意”秘诀时,我再也不会因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头疼、为难,它们都是工作过程中好玩的、值得去思考的事儿。
“能量术”
——教学相长
其实,我从小最不愿意当“老师”,原本我会认为,老师就是重复重复地“上课”,会很无聊,没有“创意”。我在平时是个话不多、比较安静拘束的人,可是面对小朋友,我就变了一个人,就像上了发条的活泼玩偶。其实,工作坊更像一个“能量场”,不单单是老师的输出,而是一个能量的“循环”,也就是一个“教学相长”的过程。
在我心中,儿童文学绝对不是“小儿科”,孩子也绝对不是还不成熟的“小人儿”。在面对整个空间年龄最小的孩子,我经常惊叹孩子们的创造力,很多时候,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老师。
就像我们在描绘绘本里的图画,图中有一个吊灯,我想要引导小朋友描述这个灯。但是小朋友并没有说“这个吊灯上面是一个三角形,下面是一个圆形”,而是脱口而出:“像一个农民!”我愣了几秒,才反应过来,这个灯的形状可不就是戴着草帽的农民嘛!小朋友的联想真是有趣。
还有小朋友创造泡温泉时吃的点心,有“公交车热狗”,就是像公交车一样长的热狗,吃的时候,可以请一排服务员帮忙托着,可以在脖子上绕几圈吃,也可以设计一个水中托盘,悬浮在温泉池里。还有“宇宙胡萝卜”,吃起来是一股宇宙的味道……
我每周最期待的时刻,就是孩子们从包中掏出“作品”,听他们在工作坊中展现自己的创意,在这样的交流中,我也获取了许多“能量”。
如果你发现自己也对以上的魔法感兴趣,或者你有新的魔法点子,欢迎你加入我们。
在三明治文化中心,我们拥有大量的中英文儿童绘本,如果你加入,就可以成为这个宝矿的炼金术士,给孩子们变出更多的魔法。
作者介绍
没错,三明治写作学院又要招人了。
儿童阅读与创作导师
任职要求
1.喜欢和孩子打交道,热爱文学,有良好写作能力,文科或相关专业毕业者优先。
2.对童书感兴趣,愿意进行研究并转化为与孩子的互动。
3.有产品开发兴趣和热情。
工作地点:上海市长宁区IM长宁国际三明治文化中心
应聘方式
有兴趣加入我们的话
请扫描以下二维码
或点击文章末尾“阅读原文”填写表格